第1499章 李二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?-《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秦明轻轻点头,从容答道:

    “陛下所言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去年河东干旱,百姓流离失所,臣心软,不忍见这些孤儿流落街头,沦为乞儿,便将他们收留了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,府中收拢的孩子多了,臣为了方便照料,也为了让这些孩子长大后能自食其力,便开设了这座书院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听罢,微微点头,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。

    事实上,李世民对于这座书院的由来一清二楚,只是之前对此并未太多关注。

    毕竟,在他看来,秦明虽有才华,但凭他一己之力打造的书院,又如何能比得上大唐举全国之力,创办的国子监。

    两者定是云泥之别。

    直到,今日在书院中一番细致的巡视之后,李世民对这座学府的潜力与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。

    两者也的确是云泥之别....

    李世民沉吟片刻,缓缓说道:

    “此举甚好,不仅解了百姓之困,又为朝廷培育了栋梁之才,不愧是朕的贤婿。”

    秦明闻言,诧异地瞥了一眼李世民。

    [刚才还冷着一张脸,这会儿我又成贤婿了?]

    [李二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?]

    秦明心中腹诽,表面上却给足了李二面子。

    他连忙起身拱手道:

    “陛下谬赞了,臣只是尽些绵薄之力,不敢当此赞誉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,示意他坐下,语气格外的温和:

    “贤婿不必谦虚,朕今日在书院中所见所闻,确实令朕颇为欣慰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学子虽出身贫寒,但个个勤奋好学,将来必成大器。”

    话说到这里,李世民似是想到了什么,状似无意地问道:

    “对了,日前,朕听青雀提起,他从书院遴选了一批青年才俊,借调到路桥司出任小吏,可有此事?

    秦明微微一愣,点头道:

    “确有此事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闻言,捋了捋短须,笑眯眯地说道:

    “贤婿,朕还听闻,你在庄子上兴建了一座新的书院,打算广招天下寒门子弟?”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