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022】赈灾团归-《三国中的仙与大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青州北海。

    日子一天天过去,转眼即至七月流火时。

    得益于朱虚县粥棚及飞天火蜥往返载鱼的支持,又有[化身燕云]陈城守华佗乘[仙兽]于北海诸县间驱除瘟疫治疗病患的忙活,“救灾”事务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,已完成得七七八八。

    潘凤张飞,于十日前回返[赈灾团],道是“二人鞭笞北海丞后,即大开官仓,分米粮于万千百姓”。

    陈城守因未闻“天子问责声”,故而只稍稍斥责一番。

    至于夏侯惇,当日定陶城中,未阻止潘凤“驱巨兽攻官邸”。却在事后分发米粮时,与曹仁曹洪夏侯渊一起,大力宣扬了[仙门][赈灾团]的义举。

    [仙门]“潘仙长”之名,由此传遍北海。张翼德[卫乡僤],亦声名鹊起。

    七月初三,在[双头飞天火蜥]将一箱[红鱼]倾洒入纪灵家门口的池塘后,[赈灾团]全员集合,欲返[白虎城]。

    朱虚县老少闻之,都聚拢来。

    “多谢白虎山诸位仙长救我刘氏一家性命小老儿拜谢”

    “张家亦全赖仙门恩义,方得活。张氏一门老幼,于此跪谢”

    “我一家五口若无仙长分发鱼粮,早就”

    一众乡民,多受了赈灾团的救济。此时纷纷跪伏于道旁,连声拜谢。

    仙门诸弟子忙抱拳还礼,而后上前搀扶老弱。都道:“是大王仁德,遣我等前来救灾。若谢,也当谢我家大王。”

    于是,“谢大王恩德”的高呼声,参差不齐地响起。

    诸葛珪望着眼前热闹的景象,颇有感触。

    [白虎仙门]自现世以来,除去玄妙的[仙术]。便一直以“仁德”著称。

    先前救济流民此次[赈灾北海],都是人人称道的善举义举。黔首黎庶饱受恩泽的同时,也使[仙门]在基层民众中挣得了偌大的名望。

    然而,在“士林庙堂”中,[仙门]的风评一直不佳reads;爆头巫师。“妄为”“聚众”“无视朝堂”“居心不可测”等明面或私下里的评价。不绝于世家官宦之口。

    不过,高卧在[仙乡]中的那位“小大王”,似乎对此并不在意。

    仙人心思,实难以揣测。诸葛珪暗叹了一口气,他现在只希望,自家贤妻的病症,能得那“燕大王”应手而解。至于其他,如“郡丞政务懈怠”等事,一时之间他也顾不上了。

    诸葛家的长次二子。却没有其父复杂的心思。长子瑾,望着乡民恭敬虔诚的跪谢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而次子亮。则依偎在阿母身边,与怀中的[半冠长尾鸟]说起了悄悄话。

    “小鸟快快长大,好载我飞上天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那些[仙兽]能吞吐云雾驭使风雷,小鸟你也可以吗”
    第(1/3)页